近日,一名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完成“补心”手术后恢复良好,在湖北武汉复查时发现,植入瓣膜存在新生细胞生长。
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生物瓣膜易钙化衰败,儿童瓣膜材料选择少且无法生长,是心血管领域一直以来未突破的难题。今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自主研发出我国首个生物力学性能优良且具备自我生长与重塑能力的新型细胞化瓣膜。
5月29日,该项技术首次进入临床,为13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补心”手术。12月7日,院方对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及PET-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人工肺动脉瓣功能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这意味着,新型细胞化肺动脉瓣在患者体内已构建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倪晶依)
中新社酒泉12月9日电 (记者 马帅莎)北京时间12月9日7时39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一箭多星商业发射任务,成功实现商业化交付。至此,朱雀二号火箭成为中国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民营液体运载火箭。
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汪江波 摄
2023年7月12日,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填补了中国液氧甲烷火箭技术路线的空白。此次发射成功意味着蓝箭航天凭借三发试验箭,充分验证了朱雀二号火箭的总体及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为火箭产品的后续设计改进和可靠性提升积累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和飞行子样。
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汪江波 摄
据了解,朱雀二号火箭是中国首型以液氧甲烷为推进剂的中型液体火箭,全箭总长49.5米,箭体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20吨(不含有效载荷),起飞推力268吨。火箭一级采用4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由1台天鹊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1台天鹊10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其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吨,后续改进型可达4吨,能够满足近地轨道卫星部署和空间运输飞船的发射需求。
此次任务是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第3次飞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