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曾玥 高凯)12月8日下午,世界中文大会主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出席论坛并致辞。白俄罗斯前第一副总理、白中友好协会主席阿法纳西耶维奇,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塔帕朗西,各国教育部部长、国际组织、国际语言文化机构代表,中国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中外大学校长、孔子学院院长,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的知名汉学家及社会团体、企业、师生代表等2000多名中外代表出席论坛。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主持论坛。
陈杰在致辞中指出,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重要公共产品。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取得新成效新进展,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本土化内生发展进一步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持续深化,中文实用价值不断增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呈现出向上向好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连通中国与世界、促进开放合作共享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杰表示,中国教育部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共商共建,与各国教育主管部门携手,与中外各界精诚合作,不断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和服务。
吉布提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部长穆斯塔法·穆罕默德·马哈茂德在发言中表示,对吉布提年轻人来说,学习中文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有必要加强吉布提孔子学院与就业市场的联系,使中文教学成为中吉教育和职业培训合作的粘合剂、促进吉布提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
毛里塔尼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部长尼昂·马穆都表示,中文教育是毛里塔尼亚与中国的交流纽带,也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桥梁。毛里塔尼亚中文教育前景广阔,希望加强中毛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文教育发展,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为两国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柬埔寨教育、青年与体育部副国务秘书蒲萨敏表示,目前柬埔寨中文学习者超过10万人,中文教育机构超过100所。发展中文教育有利于培养高质量语言人才,增进中柬友谊,促进民心相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柬方将大力支持中文教育发展。
拉丁美洲议会总干事马努埃尔·伊万·特雷霍斯表示,今日的中国,是在全球各领域都颇具影响力的国家,学习中文刻不容缓,它可以促进国际贸易,推动国际交往,希望和中国携手,共同推进语言教学和教育国际合作。
波兰奥波莱省副省长祖扎纳·多纳特-卡修拉表示,孔子学院在地区教育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通过开展教学活动,展示了一个与欧洲符号系统完全不同的语言世界,并向当地民众介绍中国习俗、传统和文化。孔子学院既是科研和经济方面的合作伙伴,也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孔子学院的工作人员是真正的文化使者。
世界中文大会主论坛成功举办。世界中文大会供图
论坛期间,语合中心与吉布提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签署了《关于开展中文教育合作的协议》,与伊朗教育部语言中心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展伊朗中文教育项目的谅解备忘录》,与基里巴斯教育部和贵州师范大学签署了《关于资助设立中文师范专业项目的协议》,与毛里塔尼亚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部签署了《关于开展中文教育合作的协议》。
论坛还以视频形式展示了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新成果,包括发布《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多语种版本,在15国授权新建15所孔子学院,新设立43家中文学习测试中心、13个网络中文课堂、5间中文智慧教室,推出中文智慧教室“数字中国文化”客户端。(完)
中新网哈尔滨12月9日电 (彭博 记者 王妮娜)8日晚,在哈国际友人联谊暨《我爱哈尔滨我们都是哈尔滨人》观影交流活动在哈尔滨市举行,现场几十名在哈尔滨生活的外国友人观看了原居住在哈尔滨及其后代在世界各地生活的纪录片,同时,参加活动的外国友人畅谈了他们在哈尔滨的生活。
在哈尔滨生活的国际友人一起观看纪录片。彭博 摄
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国际化移民城市,上个世纪初,这里曾有近40个国家的20多万外国侨民在哈尔滨市工作和生活,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外国侨民才大批回国定居。目前,当年在哈尔滨出生或生活过的外国侨民散落在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始终把哈尔滨当做自己的家乡,并成立了“老哈尔滨人”协会和俱乐部,来保存这段历史记忆。
国际友人在一起畅谈在哈尔滨的生活。王妮娜 摄
当天播放的《我爱哈尔滨我们都是哈尔滨人》,是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于2023年5月启动的《我爱哈尔滨我们都是哈尔滨人》——世界原居哈尔滨人全球拍摄活动计划拍摄的视频,他们通过走访、交流、拍摄俄罗斯、美国、波兰等国的原居哈尔滨人及其后代,以原居哈尔滨人视角,回顾外侨在第二故乡的所观所感所念,讲述特有的哈尔滨国际外侨故事,形成活动专题报道。该活动旨在充分挖掘、保护抢救、整理活化哈尔滨市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特殊的外侨历史文化资源。
“哈尔滨市摄制组远赴波兰、拉脱维亚拍摄,现《我爱哈尔滨我们都是哈尔滨人》(波兰篇上、中集)已经完成后期制作。我们邀请在哈尔滨的国际友人共同观影交流,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友谊,共同讲好哈尔滨故事。”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曹儒说。
白文龙一家。王妮娜 摄
来自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已经在哈尔滨工作和生活了两年半,他说,哈尔滨非常有艺术和文化气息,像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和很多博物馆,他都很喜欢,还有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雪博会,他每年都会去,“哈尔滨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城市,它比较像欧洲的城市,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安东尼奥说,而且他还十分热爱东北的大米饭和东北菜,“来哈尔滨之前从来没吃过大米饭,现在每顿都要吃一整碗,很香”。
在哈尔滨生活了21年的白文龙是美国人,他和妻子也是在哈尔滨认识并结婚的,如今他们已有了两个儿子。现在,他已是一个“哈尔滨通”,周末喜欢到具有老哈尔滨生活氛围浓郁的道外区巴洛克街区“串胡同”,看那里的市井烟火气,他说,他非常喜欢哈尔滨,东北的“铁锅炖”、“锅包肉”、“地三鲜”,每一样东北菜他都爱。(完)